工業自動化產品作為高端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工業生產實現規模、高效、精準、智能、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證,隨著我國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以及企業信息化發展提速,工業自動化系統需求將不斷增長。
2017年,我國工業自動化總產值約為3861億元,預計將保持7%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總產值會超過5700億元。自動化產品的應用場景廣泛,近來在熱烈討論的新能源、機器人集成系統都已經有所覆蓋。
機器人抓手(夾具)在汽車行業運用的一些案例及分析近年來,機器人更加廣泛的運用在汽車制造行業。在機器人系統集成中,機器人本體是屬于相對標準化的部分,大家都比較熟悉常用的機器人四大家族:ABB,KUKA,FANUC和Yaskawa,機器人的運用之所以廣泛在于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單元是根據實際的需求而開發的,這部分就是屬于通常所說的非標部分。就整個機器人系統集成而言,經常出現問題或者說相對不穩定的這地方也就是末端執行單元這部分非標準的部分。下面就我司以往的一些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些機器人自動上下料夾具(也叫機器人抓手)在新舊汽車行業的一些運用案例。
機器人抓手在曲軸自動上下線中的運用,被搬運工件曲軸,是汽車動力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加工精度高,該夾具采用的是夾取曲軸上止點徑向夾持定位,軸向采用靠位工裝初步校正定位的方式夾持工件,配工件到位檢測傳感器。其運用在發動機裝配線上,實現機器人自動抓取曲軸,掃描二維碼,讀取信息,上件到在線發動機缸體安裝位置。由于工件本身加工的精度、配合的精度較高,對自動上料的系統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套自動上下料系統用于代替以往人工的上件工序,減輕人的勞動強度,實現機器人替代人的目的。該類型抓手適用于中小型軸類、圓棒型零件的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器人抓手在新能源鋰電池制造過程中的電芯自動上下線的運用,被搬運工件電芯,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的核心組成部分,方形鋁合金殼體,外表面屬于非加工面,該夾具采用的是平行夾持方式,夾取電芯兩側面,配工件到位檢測傳感器。該抓手用于模組制造環節的電芯自動上料工序,由于被抓取工件自身精度不是太高,相比于圖1整套上下料的精度需求稍低一些。該類型抓手適用于中小型方形零件的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器人抓手在發動機裝配過程中的缸蓋自動上下線的運用,被搬運工件缸蓋,是傳統汽車動力總成的核心組成部分,一般都是整車制造方自己加工制造,屬于發動機的機加工的重要零件,加工的要求較高,加工的工序也比較多。本套抓手的夾持方法是采用大機加工面支撐,工藝銷孔定位,側面凸輪機構夾持的方式夾持工件,配工件到位檢測傳感器,可以滿足多種機型的共用,同時配有180度轉角機構,以達到在上下料過程中的方向切換的目的。該套抓手配XZ兩軸桁架機器人使用,對可靠性、運行精度、運行速度要求較高。該類型抓手適用于中型方形零件的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器人抓手在新能源鋰電池制造過程中的端板絕緣膜自動上線的運用。被搬運工件端板,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鑄鋁件,端面精加工,該夾具采用的是平行夾持方式,配工件到位檢測傳感器,夾取端板兩側面。被搬運工件絕緣膜,重量較輕,形變量大,故采用的是吸盤吸附,抓取過程中側面校正自動定位的夾持方式。該抓手用于在模組制造環節中的端板、絕緣膜自動抓取,清洗,放置到位等工序,一次同時抓取兩個工件,屬于復合型抓手,對取放料過程中和其他結構的避免干涉有很高要求。該類型抓手適用于輕小型方形零件的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器人抓手在發動機裝配過程中的飛輪軸承自動上料的運用,被搬運工件軸承,是傳統汽車動力總成的精密部件,屬于發動機的裝配過程中對精度要求較高重要零件。本套抓手的夾持方法是采用軸承端面定位加內孔三爪漲緊定位夾持的方式,通用型較強。目前適用于三種大小軸承的自動供料夾持,配合取放料升降機構、擺動機構、供料直線伺服軸以及伺服壓裝機完成軸承自動的抓取,檢測,上件,定位,壓裝等工序,該套抓手抓取的工件、放料的位置精度都比較高。該類型抓手適用于微型圓形零件的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器人抓手在新能源鋰電池制造過程中的側板及模組自動上線的運用。該夾具具備單獨夾持兩片側板和一個模組總成兩項功能。首先被搬運工件側板,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沖壓件,故采用的是平行夾持方式,配工件到位檢測傳感器,夾取側板上下兩底面,以使用多種尺寸大小不一的機型,并配有兩個方向的變位氣缸,以滿足工件抓取和定位的要求。被搬運工件模組,重量較大,采用伺服夾持、機械彈簧力補償的方式夾取整個模組。該抓手用于在模組制造環節中的側板、模組自動抓取,清洗,放置到位等工序,一次同時抓取3個工件,屬于復合型抓手,對取放料過程中和其他結構的避免干涉有很高要求。該類型抓手適用于小型薄板類零件以及方形零件的同時自動上下料應用。
機械加工、汽車制造、食品化工行業、軍事航天領域……自動化趨勢下“機器換人”的目標步步推進,智慧制造也正開始逐步兌現。